起源:

幼蟲
幼蟲

成蟲.JPG
成蟲
戰鬥龍A
戰鬥龍A

戰鬥龍B
戰鬥龍B

      蟋蟀叫蛐蛐,又稱莎雞與蟈蟈及油葫蘆並列中國三大鳴蟲之一,因為蟋蟀的鳴聲像織布機,在寂靜的夜裡此起彼落的響起,彷彿督促婦女要辛勤工作,所以又稱促織、催織、紡紗娘。

      根據文獻記載,鬥蟋蟀始於唐代,盛行於宋代,到了清朝極度盛行,據說唐太宗經常失眠,宰相閻立本曾建議聽蟋蟀聲治療,像極了現今的音樂療法。歷史上有幾位皇帝特別熱愛蟋蟀,在上行下效及風行草偃之下,鬥蟋蟀自然成為達官貴人與宰相甚至宮廷內的遊戲,而平民百姓跟著流行,相傳明宣宗喜歡鬥蟋蟀,一直到了後來,鬥蟋蟀就從宮廷盛行到民間,而被稱為「秋興」,許多百姓因此弄得家破人亡,蟋蟀也一躍成為重要的民俗昆蟲。

      鬥蟋蟀最早的文字紀錄首推北宋末年顧逢在「負喧雜錄」中曾提到:「鬥蝨戰始於天寶間。長安富人鏤象牙為籠而蓄之,以萬金之資付之一啄。」京城裡的人,在七、八月間,家家都飼養促織(也就是蟋蟀)。只要走在市井中,都可以見到路上行人提著瓦盆泥罐,內裝蟋蟀,當時不分男女老幼都以鬥蟋蟀為樂。這本書同時也記載:蟋蟀的體性、名色、養法、治法及產、捕、辨、才、鬥等二十幾種專門學問。由此可知當時鬥蟋蟀已蔚為風尚。

     「宋史」記載宋宰相賈似道常與他的臣妾蹲跪在地上鬥蟋蟀以娛嘉賓。賈似道甚至規定凡是在鬥蟋蟀時,不許任何人打擾,因為這是「軍國重事」;甚至為此編寫了一本「促織經」。可是,最後因為太沈迷於此道進而誤了國事,因此被後人戲稱為「蟋蟀宰相」,但也落得「亡國宰相」的罵名。

      到了明朝,鬥蟋蟀的風氣更盛,甚至連皇帝也經常和宮女、太監一起伏地,為比鬥的蟋蟀吶喊助陣,是歷代最盛行的朝代。

      鬥蟋蟀一直流傳到清朝,風氣也非常盛行,由於蟋蟀又名「促織」,因此歸「織造府」統管,也有皇室莊親王為此編了四卷「蟋蟀譜」;甚至一度由官方主持鬥蟋蟀活動,因此被後來的衛道人士批評為封建餘毒。

      據說,清末的慈禧太后是歷史上最愛鬥蟋蟀的權貴之一,每年重陽節,她都會在頤和園開賭鬥蟋蟀,並由宮中專精鬥蟋蟀的「把式」代勞,與她對決的,是一群王爺、福晉、公主以及有錢的太監們。然而後來,被一些道學家斥為玩物喪志,因而禁止於清宮內進行此類嬉戲;不過,禁止歸禁止,宮內的小太監依然對此津津樂道樂此不疲。

      鬥蟋蟀輾轉傳到臺灣的早期,先在赤崁(今臺南市)一帶盛行。臺灣南部以務農為主,蟋蟀又喜歡躲藏於農地或草叢之間,所以鬥蟋蟀早期一直是農閒之餘盛行的娛樂。一直到經濟慢慢好轉之後,人們也開始重視休閒活動,漸漸地,鬥蟋蟀也不再侷限於農閒時候,更不侷限在南部。常見的蟋蟀有三種:台灣大蟋蟀、黃斑黑蟋蟀和眉紋蟋蟀。其中,黃斑黑蟋蟀是民間用來鬥蟋蟀的主角。

      蟋蟀只有公的會叫,母蟋蟀不會叫,這是因為公、母蟋蟀的翅膀結構不同所致,雄蟲翅膀有明顯凹凸花紋,雌蟲的翅紋平直;雄蟲是藉由磨擦上翅膀發出聲音,有求偶、警示、領域宣示等作用。

      一隻母蟋蟀可以多次產卵,每次約可產100顆以上,10至25天會孵化,經研究發現,繁殖蟋蟀應在乾燥的環境,尤其溫度在攝氏28度最佳,養殖場必需保持適當的濕度,以避免螞蟻入侵。

蟋蟀的幼蟲經過8次脫殼,也就是大約2個月後,會蛻化為成蟲,這時候,就要分開飼養,以避免互相爭鬥喪命。

購買:

     黃斑黑蟋蟀(非快炒店或紅龍食用類型)

           一隻成蟲售價100元整

           若是需要戰鬥用的戰鬥龍價錢另議

     有興趣者請洽詢本版主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rytoselec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9) 人氣()